眾所周知,干細胞可以治療心肌梗死,然而全球上百個臨床試驗結果表明,移植細胞存活率低效果不理想。第三軍醫(yī)大學大坪醫(yī)院心血管內科主任曾春雨帶領科研團隊通過3年攻關,研制出抗缺血缺氧的“耐旱”型干細胞,使移植的細胞在“惡劣”條件下,成活率提高一倍,為干細胞療治心肌梗死帶來曙光。日前,該團隊撰寫的論文發(fā)表在基礎心血管研究的國際期刊、最新一期美國《循環(huán)研究》雜志上。
既往臨床試驗結果證明,移植干細胞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干細胞在缺血缺氧的移植微環(huán)境下的存活率低。用目前的移植技術,移植干細胞在心肌梗死的心臟中存活率僅為8%左右。曾春雨研究團隊把科研思路定格在研制一種類似“耐旱水稻”的耐缺血缺氧干細胞上。
研究顯示,干細胞中一個關鍵基因缺氧誘導因子高表達時,可促進干細胞在低氧環(huán)境中的存活,有“耐旱”的作用,但缺氧誘導因子并不穩(wěn)定,復氧很容易導致其降解。該研究團隊依據脯氨酸羥化酶2作為一種重要的氧感受器,不但具有調控缺氧誘導因子穩(wěn)定表達,還有調控另外一個轉錄因子核因子的功能的原理,用慢病毒轉染的方法沉默干細胞中的脯氨酸羥化酶2基因研制出“耐旱”干細胞。
攻關團隊將小鼠心臟左前降支手術結扎形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,再將這些“耐旱”型干細胞移植到心肌梗死的小鼠心臟中,結果發(fā)現,干細胞在梗死心臟中的存活率從8%左右提高到16.7%以上?!澳秃怠毙透杉毎粌H增加了存活干細胞的數量,而且增強了單個干細胞的治療作用,還使生長因子的分泌提高了3—4倍,保護缺血心肌的作用明顯增強。研究數據顯示,“耐旱”型干細胞明顯抑制了心肌梗死,且接近正常射血分數,證明了其療效不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