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,大多數(shù)農藥按照推薦劑量、施用方法、時間和次數(shù),農副產品中農藥殘留量不會超過國家規(guī)定的標準,不會產生危害性。但事實上農藥殘留量超過國家規(guī)定標準仍時有發(fā)生,主要原因是未按規(guī)定施藥,造成農藥過量殘留;農藥殘留量為農藥原體及其有毒代謝物和雜質的總殘留量,殘留的時間長;殘留農藥可以通過食物鏈富集到農畜產品中,如滴滴涕、我國早在1983年已停止對該產品的生產和使用,但過去殘留在環(huán)境中極微量的藥劑至今還通過食物鏈富集在畜禽體內。
近日,農業(yè)部與國家衛(wèi)生計生委聯(lián)合發(fā)布《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》(GB2763-2014)。這一農藥殘留新標準規(guī)定了387種農藥在284種(類)食品中3650項限量指標,較2012年頒布實施的標準新增加了65種農藥、43種(類)、1357項限量指標,不僅覆蓋了蔬菜、水果、谷物、油料和油脂、糖料、飲料類、調味料、堅果、食用菌、哺乳動物肉類、蛋類、禽內臟和肉類等12大類作物或產品,也基本覆蓋了常用農藥品種。其中,針對蔬菜、水果、茶葉等鮮食農產品農藥殘留超標多發(fā)、易發(fā)問題,新標準重點增加了蔬菜、水果等鮮食農產品的限量標準。水果農藥殘留限量增加473項,蔬菜(包括食用菌)農藥最大殘留限量增加431項。
對于農殘檢測,從技術手段來講,是可以通過專業(yè)部門的檢測來獲得食品農藥殘留含量的數(shù)據(jù),但如果檢測“戰(zhàn)線”拉得過長,錯過最鮮活生命期的水產品就賣不出去了。
據(jù)了解,目前檢測農殘的手段主要有兩種,一種是采用氣體作流動相的色譜法,用于揮發(fā)性農藥的檢測,具有高選擇性、高分離效能、高靈敏度、快速和特點,是農藥殘留量檢測最常用的方法之一,目前用于農藥殘留檢測的檢測器主要有電子捕獲檢測器(ECD)、微池電子捕獲檢測器(u-ECD)、火焰光度檢測器(FPD)、脈沖火焰光度檢測器(P-FPD)、氮磷檢測器(NPD)等。
另一種方法則是高效液相色譜法(HPLC),分析農作物中的農藥殘留一般采用C18或C8填充柱,以甲醇、乙腈等水溶性有機溶劑作流動相,選擇紫外吸收、質譜、熒光或二極管矩陣為檢測器。它可以分離檢測極性強、分子量大及離子型農藥,可用于不易氣化或受熱易分解的農藥的檢測。
對于農殘檢測,從技術手段來講,是可以通過專業(yè)部門的檢測來獲得食品農藥殘留含量的數(shù)據(jù),但如果檢測“戰(zhàn)線”拉得過長,錯過最鮮活生命期的水產品就賣不出去了。盡管如此,為加強食品農殘的監(jiān)管,從源頭加大監(jiān)管力度,多設幾道檢測關卡,確保餐桌上的安全是非常必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