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11日下午,參加全國政協(xié)十二屆四次會議的委員在兩會駐地圍繞所關注的熱點問題建言獻策??萍疾奎h組書記、副部長王志剛回應了部分委員對于國家實驗室未來該怎么建的問題。
什么是國家實驗室?
國家實驗室的定位:根據(jù)國家重大戰(zhàn)略需求,在新興前沿交叉領域和具有我國特色和優(yōu)勢的領域,依托國家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學,建設若干隊伍強、水平高、學科綜合交叉的國家實驗室。
“此前籌建的國家實驗室,涉及面和關注面較窄。現(xiàn)在提出的國家實驗室,定位為能引領科技發(fā)展,體現(xiàn)國家意志和符合國家發(fā)展戰(zhàn)略,綜合性、多學科集成的實驗室。它在體制機制上會有所創(chuàng)新。”
3月11日,科技部黨組書記、副部長王志剛走進政協(xié)科技界小組討論會現(xiàn)場,回應了部分委員對于國家實驗室未來該怎么建的問題。
“目前,國家實驗室還基本上處于籌建階段。已籌建的國家實驗室怎么辦?是否還要新建國家實驗室?新的國家實驗室又準備怎么建?”中科院上海藥物所所長蔣華良委員,拋出了這個科技界關注已久的問題。
2000年以后,我國開始醞釀國家實驗室建設,成立了沈陽材料科學國家(聯(lián)合)實驗室。2003年,科技部批準第一批共計5個國家實驗室并開始籌建。2006年,科技部召開的國家實驗室建設工作通氣會上,決定擴大國家實驗室試點,啟動海洋、航空航天、人口與健康、核能、潔凈能源、先進制造、量子調(diào)控、蛋白質(zhì)研究、農(nóng)業(yè)和軌道交通10個重要方向的國家實驗室籌建工作。但截至目前,國家實驗室基本處于籌建狀態(tài)。
“從美國建立國家實驗室的經(jīng)驗來看,我覺得可能還要新建一批國家實驗室。”蔣華良分享了自己查找的美國建設國家實驗室的資料。資料顯示,二戰(zhàn)時期,由于戰(zhàn)爭需要,美國在緊急情況下成立了特殊的國家研究結構。最初是以核能為主,現(xiàn)在擴展到了新材料、生物醫(yī)學等領域。“我們應該吸取美國國家實驗室的經(jīng)驗,根據(jù)我國科技發(fā)展情況,盡快制定出國家實驗室的規(guī)劃。”
“首先要肯定的是,今后國家實驗室的建設,不是采取此前已籌建的國家實驗室的模式。”王志剛在回應委員的疑問時說,未來國家實驗室的建設,絕不是多增加一個事業(yè)單位,也不是在原來籌建的國家實驗室基礎上的簡單數(shù)量增加。
王志剛透露,為建設好國家實驗室,科技部牽頭組織教育部、中國科學院、中國工程院共同論證實驗室建設方案,財政部、發(fā)改委負責體制機制建設的相關事宜,目前尚在進行中。
“美國國家實驗室,幾十年運營下來,有合理的部分,也有不合理的成分。我國的國家實驗室建設,將會吸收其中合理部分的經(jīng)驗,但不會完全照搬。目前,國家實驗室正是按照這個思路開展論證。其中,也包括對原已籌建的國家實驗室的統(tǒng)籌建設。”王志剛說。
對于國家實驗室的具體建設形態(tài),王志剛表示,尚未“定型”,但總體上會以綜合性為主,并涉及多學科和多重點領域、重點方向。
中國國家實驗室名單
(2003年前已建成)
序號 | 國家實驗室名稱 | 年份 | 依托單位 | 城市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
同步輻射國家實驗室 |
1984 |
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|
合肥 |
2 |
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 |
1984 |
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|
北京 |
3 | 北京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國家實驗室 | 1988 |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 | 北京 |
4 |
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國家實驗室 |
1991 |
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|
蘭州 |
5 |
沈陽材料科學國家(聯(lián)合)實驗室 |
2000 |
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|
沈陽 |
中國國家實驗室名單
(2003年科技部批準籌建)
序號 | 國家實驗室名稱 | 年份 | 依托單位 | 城市 |
---|---|---|---|---|
6 |
北京凝聚態(tài)物理國家實驗室(籌) |
2003 |
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|
北京 |
7 |
合肥微尺度物質(zhì)科學國家實驗室(籌) |
2003 |
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|
合肥 |
8 |
清華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(籌) |
2003 |
清華大學 |
北京 |
9 |
北京分子科學國家實驗室(籌) |
2003 |
北京大學、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|
北京 |
10 |
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(籌) |
2003 |
華中科技大學、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(shù)學研究所、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 |
武漢 |
序號 |
國家實驗室名稱 | 年份 | 依托單位 | 城市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1 |
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 |
2006 |
中國海洋大學、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 |
青島 |
12 |
磁約束核聚變國家實驗室(籌) |
2006 |
中科院合肥物質(zhì)科學研究院、 核工業(yè)西南物理研究院 |
合肥 |
13 |
潔凈能源國家實驗室(籌) |
2006 |
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|
大連 |
14 |
船舶與海洋工程國家實驗室(籌) |
2006 |
上海交通大學 |
上海 |
15 |
微結構國家實驗室(籌) |
2006 |
南京大學 |
南京 |
16 |
重大疾病研究國家實驗室(籌) |
2006 |
中國醫(yī)學科學院 |
北京 |
17 |
蛋白質(zhì)科學國家實驗室(籌) |
2006 |
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|
北京 |
18 |
航空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(籌) |
2006 |
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|
北京 |
19 |
現(xiàn)代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(籌) |
2006 |
西南交通大學 |
成都 |
20 |
現(xiàn)代農(nóng)業(yè)國家實驗室(籌) |
2006 |
中國農(nóng)業(yè)大學 |
北京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