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萬冊暢銷書《在絕望中尋找希望》之后,俞敏洪親筆書寫《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》,獻給巨變時代中奮斗著的年輕人。書中,俞敏洪反思當年徐小平、王強離開的這段歷史時,他自曝:曹操比劉備更適合當創(chuàng)始人,所以,我將徐小平請出了董事會!
在企業(yè)發(fā)展的不同階段用不同的人
我有一個觀點,要根據(jù)不同時期、不同發(fā)展階段,用不同的人。比如新東方之所以后來能夠做大,其中一方面的原因就是沒有從一開始就請王強、徐小平回國幫我。如果一開始就用他們的話,這個公司可能會很快死掉。
如果新東方剛成立的時候就用王強、徐小平這些從海外回來的人,基本上這個公司就會死掉。
我有一個觀點,要根據(jù)不同時期、不同發(fā)展階段,用不同的人。比如新東方之所以后來能夠做大,其中一方面的原因就是沒有從一開始就請王強、徐小平回國幫我。如果一開始就用他們的話,這個公司可能會很快死掉。因為我無法領導他們,也付不起讓他們滿意的薪水。所以,我剛成立新東方的時候, 用的都是家族成員,比如我的姐夫,我老婆的姐夫,等等。在這段時間,新東方當然沒有什么所謂的現(xiàn)代化結構,但那時候,你不需要監(jiān)控你的財務,即便他天天貪污你的錢,反正肥水也沒有流入外人田。工作也不用計算時間,因為都是親人。但是,如果一直這樣下去,就會出大問題。
比如不利于管理。隨著新東方的發(fā)展壯大,公司不斷引進外來人才,家族成員的文化水平和管理經驗都不足,卻還要亂插手,其他員工很容易沒有尊嚴感,不管是職業(yè)經理還是老師,他們都長久地忍受這種情況。
從1995年以后,我就深刻意識到家族成員會變成新東方的發(fā)展障礙?;诖耍业絿獍汛髮W同學、中學同學招回來,他們從才氣到能力,都蓋過了我的家族成員。借助他們的力量,我把家族成員清理出了新東方,成功將新東方推進了新的發(fā)展階段。
后來,新東方要在美國上市,單憑我自己把新東方帶上市是完全不可能的,我必須要找一個頂級的美國上市專家,開出頂級的工資,才能保證新東方的順利上市。所以,我去美國面試了4個人,我讓這4個人每個人跟我相處一個晚上,目的就是進一步了解和觀察他們,和他們聊,無限制地聊,把這個人到底有什么樣的能力聊出來。最后選中的那個人,長相很難看,但是很聰明,這個家伙的中文名叫謝東螢,現(xiàn)在已經在新東方待了8年,是新東方的CFO。他當時只答應我做一年半,把新東方推上市后就離開,一年半以后,他發(fā)現(xiàn)在全世界找到我這樣大氣的老板真的不容易,所以即使不斷地威脅我自己要走了,但就是沒有走。我也很高興,自己又找對了人。
這么多年過去了,新東方一直在不斷地轉型,從家族經營到合伙人制,再到中國國內股份制公司、國際股份制公司,以及國際上市公司?,F(xiàn)在,新東方又開始結構調整了。我們發(fā)現(xiàn)在這個時代,以一個大公司的形式開拓事業(yè),效率非常低,無法應對外界的變革和創(chuàng)新,所以新東方又打散了原來的組織結構,施行獨立創(chuàng)新公司的機制。凡是新項目都獨立出去做,新東方控股。未來,新東方可能會發(fā)展50家和教育相關的公司, 但是這些公司并非由新東方百分百地絕對擁有。目前新東方有70億收入來自我們全資控股的公司和學校,未來可能會到100億,其中至少有30億我希望是來自于創(chuàng)新公司,在這些公司,新東方只占據(jù)控股股份,比如40%或50%。
面對什么時代就要做出什么樣的改變,我覺得這是企業(yè)家血液里應該有的東西。
所有關系都在重新定義
在這個一切關系都重新定義的時代,誰把自己當老板看,誰死得最快;誰把自己當雇員看,誰這輩子最沒出息。
這是一個所有關系都重新界定的時代。我在深刻地思考一 個問題: 我和員工到底是什么關系?以前,我會不假思索地認為自己與員工就是雇傭關系,員工除了到我這兒來工作,還能到別的地方工作嗎?他們到別的地方工作,能拿到比這里更高的工資嗎?我是老板,員工要老老實實工作,千萬不要把關系搞錯了,這是我原來的思維。
但現(xiàn)在我看著這些員工,這些任課老師,覺得他們是我的老板,關系全部倒過來了。如果他們不愿意選擇在我這兒工作,其他出路也非常多。他們可以到與新東方競爭的企業(yè)中工作,也可以自己獨立成立一個工作室。我可以毫不夸張地說,中國現(xiàn)在的教育領域,做得最好的教育培訓機構有一半以上是從新東方出走的員工創(chuàng)建的。也就是說,他們原來都是我的雇員,而現(xiàn)在,他們有的成了我的合作者,有的成了我的競爭者。我常常想,如果我比這個時代早走一步,在幾年前就把他們看作合作者而不是雇員,把這個關系重新定義,那么很多新東方的老師可能會留在新東方內部創(chuàng)業(yè),而不是出走創(chuàng)業(yè)。
我還認識到,某種程度上,團隊力量大于公司力量,我需要建立一個平臺,把所有有能力的人集中起來,整合資源,促進雙方正向流動。我參加過很多企業(yè)關于組織結構的討論,它們現(xiàn)在要么轉型,要么解體。我感覺新東方發(fā)展的過程就是不斷解體、重組,并產生新的組織結構的過程。而這個新的組織結構很像蜂窩,每個人在里面都有一個自己的窩,在窩里都感覺非常安全。這些人合在一起作為團隊的力量,遠遠大于組織結構本身的力量。新東方就是一個大平臺,在我重新界定了自己和員工的關系后,很多人已經留在新東方創(chuàng)立了自己的工作室,而我共享他們的成果。新東方成就了這些群體組織,這些群體組織又反過來成就新東方。
這也是一個弘揚個性才能夠生存的時代。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,與朋友交往時,謙虛沒有錯。在創(chuàng)業(yè)有了成績,把利益更多地讓給員工和合作者,而自己盡可能少拿一點,這樣的謙讓也沒有錯。但如果你在展示才華、彰顯能力時還謙虛謙讓,那就只有死路一條。為什么?因為當你盡可能把自己的才能隱藏起來的時候,你的競爭對手正在不斷地宣揚自己。
在這個一切關系都重新定義的時代,誰把自己當老板看,誰死得最快; 誰把自己當雇員看,誰這輩子最沒出息。事實上, 這個時代使每一個人都變得更加有尊嚴。如果到現(xiàn)在為止你還覺得自己被欺負、被壓迫了,那只能說明你對自己的定位不對。我覺得這是人類走向更加個性的自由發(fā)展,變得更加精神飛揚,更能夠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,也更能保留自己尊嚴的時代。這個時代已經靠各種關系的重新界定,真正實現(xiàn)了人與人之間的平等。
達到人情與利益的平衡
研究曹操和劉備這兩個人為什么能稱霸一方,我發(fā)現(xiàn),他們得天下,劉備偏重人情,用人情來拉攏人,結拜兄弟共打天下; 曹操偏重利益,沒跟任何人結拜過兄弟,他有智慧,有思想,有人品,但是他更多用的是利益和規(guī)矩。
關于如何管理公司,如何籠絡人心,我在創(chuàng)業(yè)之初也讀了不少相關的書籍,然而,我平時讀得最多的還是那些古代經典,如《老子》《孟子》《三國演義》。
我喜歡探索人們描述的事件背后的真正原因。我看到歷史的規(guī)律性,事情的發(fā)生一定是偶然和必然結合產生的結果。我對《三國演義》相當癡迷,這本書也對我如何協(xié)調人際矛盾,如何做好管理者,有莫大的助益。我在讀《三國演義》的時候,反復琢磨為什么曹操和劉備會成為天下梟雄。曹操是一個普通士兵、一個小官,劉備純粹就是一個鄉(xiāng)下人,但最后他們各霸 一方天下。
曹操手下有一大幫偉大的人物,他本身就很偉大; 劉備手下也有一大幫偉大的人物,劉備也很偉大。為什么曹操對關公那么好,關公還要過五關斬六將,非到劉備那兒去?曹操手下的人,不管劉備怎么拉攏,也不到劉備手下去?這形成了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人才爭奪戰(zhàn)。
研究曹操和劉備這兩個人為什么能稱霸一方,我發(fā)現(xiàn),他們得天下,劉備偏重人情,用人情來拉攏人,結拜兄弟共打天下; 曹操偏重利益,沒跟任何人結拜過兄弟,他有智慧,有思想,有人品,但是他更多用的是利益和規(guī)矩。
我當初請朋友們回來共建新東方,每人分管一個領域,自己賺錢自己花,所以沒有利益上的沖突,人情與利益兼顧。我發(fā)現(xiàn),企業(yè)的發(fā)展要平衡好三大塊兒——權力、利益和人情。我的獨立創(chuàng)始人地位不可動搖,所以權力我不擔心,擔心的是后兩者。我認為好朋友一旦陷入利益糾紛,友誼就玩完兒了。所以他們從國外一回來,我就選擇讓每人承包一塊業(yè)務,在新東方這個屋底下各干各的......
后來,新東方的事業(yè)不斷發(fā)展變化,使得原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,需要重新進行公司化改造,個人的利益面臨重新分配。 任何人面對利益變動,都會有心態(tài)上的失衡。比如有些部門,原來的地盤沒了,新的地盤還沒分到,心里落空; 外面的管理人員引進來,下面的人員成長起來,“ 老人 ”地位削弱,等等。所以,我早期管理新東方時,總是在利益和人情之間找平衡點。但最終,我決定把利益放在第一位。當時我意識到,最重要的事是留住手下的好老師。假如我能提供的東西超過了別的地方所能提供的,好老師留下來的可能性會比較大。在這個基礎上再給他們人情,就是錦上添花。當時,我在人情上的努力還比較低級,就是請老師們吃飯、喝酒、出去玩兒。我當時就是在這種淺層次上,用利益和人情調整公司與員工關系的。
后來,在新東方經過股份改造引發(fā)的高層危機之后,我不得不正面處理與徐小平、王強的利益關系。這時候我意識到, 需要建立一個新的組織結構,各歸其位,才能把每個人的特長發(fā)揮到極致。在友情為基礎的結構里,你不能下命令、不能指揮,只能通過友情來權衡利益和權力,很可能形成一個矛盾圈和是非圈。這個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解決,新東方很可能做不下去。最后,我們做出決定,請徐小平離開董事會。
大企業(yè)的內部管理十分復雜,很有必要借助制度對員工的行為加以規(guī)范,這是企業(yè)發(fā)展的必然規(guī)律。上市之前的那些年, 我始終在利益和人情中間玩中庸、找平衡,結果搞得筋疲力盡、狼狽不堪。于是開始希望用嚴厲的美國上市公司管理規(guī)則來規(guī)范內部,以制度說話,避免人情和利益糾葛重現(xiàn),實現(xiàn)自身的救贖,讓企業(yè)順利發(fā)展。因此,新東方上市之后,創(chuàng)業(yè)元老一一退出了管理層,迎來了更加職業(yè)化、專業(yè)化的經理人團隊。這是超越了兄弟情誼,更多依賴切切實實的利益拼建起來的嶄新結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