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于這份名單,輿論高度關注,有媒體這樣報道:剛剛,“雙一流”名單正式公布!看看有沒有你的母校和專業(yè)!而河南的媒體則不無驕傲地突出報道的重點:河南大學入圍一流學科建設高校,鄭州大學入圍一流大學建設高校。
也許很多關注這份名單的輿論沒有注意到,國家有關部門在公布這一名單時,做出重要說明,提醒公眾,此次遴選認定所產生的是“建設”高校及“建設”學科,重點在“建設”,是邁向世界一流的起點,而不是認定這些學校和學科就是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,能否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還要看最終的建設成效。
不要認為入選“雙一流”名單,就已經成為“雙一流”,更不能把“雙一流”作為學校的身份標簽,這是關注“雙一流”建設必須高度重視的。否則,“雙一流”建設就可能重蹈之前985、211工程建設的問題,導致學校身份固化、競爭缺失的問題。
我國之所以要在985、211工程基礎之上,推進“雙一流”建設,是因為985、211工程在建設過程中,出現了身份固化的問題。本來國家是希望通過重點投入少數學校、學科,促進其提高辦學水平,結果卻變?yōu)槿雵膶W校,把入圍本身作為了對學校辦學的認可,將其作為學校的榮譽,進而,社會也把我國高校等級化,隨之出現用人評價中的學歷歧視,非985、211學校畢業(yè)的不用,以及基礎教育的名校情結——學生都希望能考進985高校、211院校。
國家在推出“雙一流”時,就反復強調,“雙一流”不搞終身制,要引入競爭機制??墒?,社會輿論還是特別關注入圍名單,而在名單一公布后,相關學校就把其作為榮譽來宣傳。之所以會出現這一問題,一方面是繼續(xù)985、211工程的思路,把入圍作為學校的身份、等級;二是雙一流建設,確實還存在行政主導評審的問題,按照傳統(tǒng)的行政評審思路,學校是會把入圍作為上級部門對高校辦學的認可的。這和其他行政評價一樣,存在重立項,把立項作為榮譽、政績,而輕建設的問題。
為了讓“雙一流”建設取得實效,我國應該在推進“雙一流”建設時,進一步進行改革。首先,應該認真考慮985、211工程的存廢問題。
目前看來,國家在推進“雙一流”建設時,是準備繼續(xù)長期保留985、211的。國家有關部門指出:把國家重大戰(zhàn)略布局作為遴選“雙一流”建設高校的重要因素,把“211工程”“985工程”等作為重要基礎,發(fā)揮“雙一流”建設對區(qū)域、行業(yè)發(fā)展的支撐帶動作用。而且明確“雙一流”建設期末,將根據建設高校的建設方案及整體自評報告,參考有影響力的第三方評價,對建設成效進行期末評價。根據期末評價結果等情況,重新確定下一輪建設范圍,有進有出,打破身份固化,不搞終身制。
(蘭州大學舉行建校108周年“雙一流”建設講述會。圖為校長王乘致辭。來源:中新網 )
可問題是,如果985、211保留終身制,雙一流就是不搞終身制,怎么改變985、211身份固化問題?對于985、211高校來說,有“雙一流”是錦上添花,沒有“雙一流”也關系不大,何況,所有的985高校,都在“雙一流”之列(只有3所在B類)。只有徹底取消985、211的學校身份,才能做到高校平等競爭。否則,不管“雙一流”建設怎么強調是公平公正的評價所有學校的辦學,都難以扭轉社會輿論對學校的等級化評價。
其次,“雙一流”建設必須明確要求不能將這作為學校的身份標簽。具體而言,政府部門不能把入圍“雙一流”的學校,用“雙一流”概念加以強化,學校在招生宣傳時,也不能用所謂“雙一流概念”進行宣傳,這會在985、211基礎上又給學校弄一個身份。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不能從建設一開始注意這一問題,就是后來做到不搞終身制,曾經入圍的學校還是會把其作為身份。就如長江學者,就不是終身制,可過了聘期后,仍被稱為長江學者,這就是在乎身份的結果。
重建設,而不要重身份,這是“雙一流”建設成敗的關鍵。如果輿論期待高校能建設成真正的一流的大學,那么,就應該關注大學的具體辦學,在推進“雙一流”建設時,有哪些具體的突破性改革措施。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學,一定要在競爭中產生,政府部門所應該做的,也是在加大投入的同時,促進所有大學平等競爭。固化學校身份,把學校分為三六九等,這不利于競爭,反而會刺激大學追名逐利,欲速而不達。